查看原文
其他

为政|领导干部,倾听“后排的掌声”是你确保耳聪目明的最佳路径

2018-01-04 马宇彤 领导文萃

坐在“后排”或“楼上”的人员,对于一项政策的阳光普照有着敏锐的感受和迫切的需求;他们的掌声,才是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的最有说服力的注脚。

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据科技部部长万钢回忆,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三会”作完报告后,对他说,你观察到没有,和科技人员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掌声,是从后面往前边来的,楼上往楼下传的。万钢也观察到,后面就座的都是年轻科技人员,他表示要从掌声中感受科技人员的期盼。


掌声是一种有声无字的语言,代表着发自内心的态度。掌声是心声,更关乎着民生。掌声响起来的次序之所以受到了总书记的特别注意,是因为按照大会坐席的安排惯例,坐在“后排”或“楼上”的,多是级别低、年龄轻、资历浅的人员,而恰恰是处于整个运行机体链条下端的他们,对于一项政策的阳光普照才有着格外敏锐的感受和极其迫切的需求;他们的掌声,才是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的最有说服力的注脚。一个成熟睿智的领导干部,要善于倾听“后排”或“楼上”的掌声。

来自一个群体的自发的、主动的热烈掌声,一定源于他们的切身利益得到了关注与呵护。所以说,这种掌声既是检验施政效果的试纸,也是校正决策偏差的准星,对掌握人心向背有着极其关键的导向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会议上的掌声都是人为导演出来的,为的是营造一种上下同欲、全体赞扬的和谐氛围,这样的掌声,在官场历练多年的领导们未必听不出来,装傻的原因是他们习惯于“喜大普奔”的热闹场面,满足于做足表面文章的片刻虚荣,内心深处根本不在乎甚至完全没有兴趣了解百姓的疾苦与诉求。

视线是仅仅停留在“前排”或“楼下”还是延伸到了“后排”或“楼上”,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一把标尺。关注“前排”或“楼下”无可厚非,那是抓好“关键少数”和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的现实需要,但这种关注绝不能以忽略甚至漠视“后排”或“楼上”为前提。

“后排的掌声”同样珍贵,是因为坐在后排的人,相当于人的末梢神经,只有这里筋强血旺,才标志着机体循环的正常、顺畅、健康与均衡。坐在后排的人往往不像坐在前排的人那样掌握着充足的话语权,他们的掌声或许能更加充分地说明施政纲领是经过通盘考虑的科学决策,覆盖范围惠及了绝大多数进而倾斜到了一线。

领导干部会场内的视线后移,并不是多么困难的技术问题,而是考验党性的感情问题。一个领导干部,将百姓冷暖置于什么位置,他们的视线和心思就会跟到什么位置,这个位置也决定着领导干部决策前考虑问题的广度与深度。

对于“后排的掌声”,领导干部应该以想听、愿听、持续听为手段,以听到、听懂、听进去为目的,真正扑下身子,沉到基层,感知民情,求教问计,否则,与群众的距离不仅产生不了美,反倒会产生情感的隔膜。

任何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不主动去寻找接触“后排”的机会,又何来听到“后排”的心声?如果他们只局限于听听汇报、看看材料,那么获取的信息肯定都是经过无意过滤或者精心筛选的,其间的衰减和失真甚至可能完全偏离了实际情况,所以,注重倾听“后排的掌声”,是确保领导干部耳聪目明的最佳路径。

(摘自《组工文萃》2017年10-11期合刊)

原文标题:《领导干部耳聪目明的路径》,稿件来源:《小康》

精彩回顾

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

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